首页 >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> 第295章 曹叡的托孤重臣!

我的书架

第295章 曹叡的托孤重臣!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295章曹叡的托孤重臣!
六月初十,辛敞将出使襄阳的情况做了汇报。
面色苍白的曹叡端坐在上位,两侧朝臣听完后,面露惊诧之意。
“李济安实在放肆!”大鸿胪张泰怒道,“我们派人去好好商谈,他却如此待我们的使者!依臣看,荆州局势宜快不宜慢,朝廷应该继续增派精锐,趁蜀贼尚未立足,夺回襄阳!”
张泰的话立刻得到了一部分大臣的赞成。
“陛下,臣赞同大鸿胪的提议!”站出来的是燕王曹宇,他用一种坚定的语气说道,“襄阳乃是许都之屏障,若襄阳失,则许都危矣!”
有人微微有些诧异,燕王平日在朝堂素以低调闻名,今日为何会站出来,用颇有些强势的语气说话?
“陛下,臣等附议!”更多的大臣站出来说道。
刘放看了一眼人群中的崔林,与崔林对视一眼,崔林则站出来说道:“陛下,朝廷去年在关中消耗粮食高达百万石,荆州军粮也有三十万石,扬州军粮五十万石,征讨公孙渊消耗粮食三十万石。国库去年税收仅仅四百万石。今年虽关中无兵事,但扬州、荆州皆有战火,荆州主力近乎全军覆没,现在再动干戈,恐怕军粮不支。”
崔林此话一出,朝堂瞬间安静不少。
这打仗,还真不是你说打就打。
更不是皇帝拍个脑袋就能出兵。
“今日早朝你们都听到了?”
是啊!
而且扬州兵马,比荆州兵马要强盛得多!
为何要以自己的弱势,去攻打强势的敌人,而不是以自己的强势去攻打弱势的敌人呢?
国库吃紧,两线不利,这显然是危局。
“今日议政到到此。”曹叡淡淡说了一句,在内侍的搀扶下起身,悻悻离开了大殿。
“臣参见陛下。”
说不通嘛!
那是完全不读历史的。
“陛下,臣也以为现在不宜再发动战争。”曹爽站出来,他用一种镇定自若的语气说道,“臣倒是以为,今年孙权两线实力,损失比我们更惨,这個时候,稳定和李济安的关系,调动扬州精锐,看看是否有攻破建业的机会。”
曹爽这话立刻让朝廷压抑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。
卢毓这番话,让曹叡脸色更加差劲。
有人说汉武帝用的是文景时代留下来的钱,简直不要太轻松。
“蜀军刚在襄阳取得了胜利,士气旺盛,我军则是从司州、豫州调度兵马,需要对南阳有一段时间的适应。如果战局再一次陷入不利,西线的诸葛孔明趁机再挑起事端,大局危矣!”
后面为了扩大战争,刘彻各种变相割韭菜。
在这种安静的情况下,一个人站了出来,是吏部尚书卢毓,卢毓说道:“陛下,臣觉得这个时期再对襄阳发动战争,不算上策。”
现在摆在曹叡面前的是,国库问题,他不可能超过刘彻。
抵达寝宫之后,曹叡吃完药便让人召集刘放和孙资两位近臣。
连曹叡的脸色也缓和了几分。
一个基本的历史常识,文景之治留下来的钱,按照刘彻那种烧钱的打法,也就打两三场就没了。
这个时候,当然是挑软柿子捏!
汉武帝为了打匈奴,可谓绞尽脑汁。
“臣都听到了。”
“如何看?”曹叡咳嗽了两声。
两人沉默了一下,孙资说道:“卢尚书不愧是卢植之子,他对局势的分析切中要害。”
“臣觉得邵陵侯也说得对,现在根本不需要跟李济安硬拼,等拿到能破城的重砲,那时候我们已经静养了一支大军,再一鼓作气南下。”
曹叡急忙问道:“那现在对孙权的态度呢?”
“臣觉得这件事,可以听听扬州都督王彦云的说法。”
曹叡这才满意点了点头,随即沉默下来。
曹叡不说话,两人站在一边也不敢说话。
“朕恐怕时日不多了。”在沉默了片刻后,曹叡突然来了这么一句。
吓得孙资和刘放立刻跪了下来。
“陛下英明神武,不会有事的。”
“你们二人先起来说话。”
刘放和孙资起身。
“朕自继承先祖遗志,恪守社稷,不敢懈怠,然局势动荡,孔明在西线虎视眈眈,荆州局势突变,大魏有倒悬之危。”
曹叡的声音平静却又有几分疲惫。
“太子年幼,而国家危乱四起,朕欲选辅佐大臣,你们认为谁合适?”
两人沉默。
曹叡又说道:“你二人是朕最信任的臣子,有何话但说无妨。”
曹叡的确最信任刘放和孙资。
刘放是中书监,孙资是中书令,都是曹叡身边的人。
刘放在关中做买卖,自己的确赚了很多钱,这一点曹叡非常清楚,但刘放也的的确确给曹叡赚了更多钱。
曹叡相信,放任何一个人在刘放这个位置,都会拿钱。
但却不一定有刘放做得好。
孙资这些年处理中枢大小事情,井然有序,为曹叡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
这绝对是个能臣。
孙资和刘放却都出身寒门,背后没有强大的势力。
“说吧,但说无妨。”曹叡说道。
“臣觉得邵陵侯为人沉稳持重,有社稷之才。”刘放说道。
沉默片刻,曹叡问道:“燕王曹宇呢?”
孙资说道:“燕王过于老道,平日里不言语,这样的人,幼主成年之后,恐怕无法驾驭,再加上他是太祖之子,臣担心他掌权之后,有僭越之举!”
他这番话说来,曹叡倒是怔了怔,觉得孙资说得很有道理。
曹爽是邵陵侯,他父亲曹真只是曹操的养子,养子想要篡位是几乎不可能的,所有人都不会服。
可曹宇却不同,曹宇是曹操的亲生儿子。
“除了邵陵侯,还有谁能做托孤重臣?”曹叡又问道。
“臣斗胆直言,其他的托孤重臣应该选非宗室大臣。”孙资说了一句。
“司马仲达?”曹叡说道。
“司马仲达不合适。”刘放道。
“那谁合适?”
刘放和孙资都沉默下来。
如果连司马懿都不合适,还有谁合适?
司马懿是目前大魏朝堂上下公认的忠臣、贤臣、能臣,功勋卓著、治国谋略无人能比,军事谋略无人能比。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不用他,难道用一头猪?

sitemap